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看着病床旁心电监护上醒目的指尖血氧饱和度指数达到%,当值的医护人员不由松了口气。2月20日,医院西院重症监护病房里,广州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席寅、护士刘川为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这是2月3日广东医疗队驰援武汉,接管武汉协和西院重症病房以来,首例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广医一院副院长、领队张挪富教授提醒,拔管后注意密切监测患者呼吸、指尖脉氧饱和度情况和咳嗽能力,必要时负压吸痰。
今年37岁的陈先生情况比较特殊,去年年底突发急性脑梗塞,尽管积极救治,但还是留下了失语等后遗症。1月30日,尚在住院治疗的他开始咳嗽、咳痰,随后经过核酸及CT检查后,确诊为新冠肺炎。
在协和西院普通隔离病房接受规范化治疗的陈先生,开始时仅需低流量吸氧即可。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改为持续面罩吸氧治疗。但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2月15日,他突发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呼吸60-70次/分,心率高达次/分,血氧饱和度低至78%。
经过床旁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同时电话征得家属的同意后,立即为其进行了气管插管,持续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因病情危重,2月16日,陈先生被转入了由张挪富教授带队接管的协和西院ICU,医疗总组长、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徐远达主任及广医三院重症医学科高元妹副主任医师带领的医疗组主要负责陈先生的救治工作。
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陈先生不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的既往病史,而且由于此次新冠肺炎导致他多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衰竭、高钾血症等,针对这种情况,医生为他继续保持有创通气的基础上,给予适度镇痛镇静、抗感染、抗病毒、血液过滤等对症治疗,并且密切监测炎症指标变化。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2月18日傍晚,陈先生突然心率、血压骤降,心率一度下降至30次/分!幸好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抢救治疗,他心率和血压才得以逐渐上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每次到床边查房,徐远达和高元妹都会驻足良久,认真观察他的呼吸、尿量、心电监护、呼吸机和床旁血液滤过机等的参数,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镇痛镇静药的剂量等诊疗方案,想方设法维持他的内环境稳定。
每天的早交班,张挪富都会与医疗医院的专家们逐一讨论在院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等。通过一张张胸片的对比,医生们看到陈先生的情况在逐渐好转,呼吸机支持的力度一天比一天减少,而他的呼吸情况渐渐平顺,没有出现发热、寒战等不适的情况。
2月20日12:00,经过认真评估呼吸参数和血氧、血压等指标后,席寅医生顺利帮陈先生拔除了气管插管,其他医护人员一同为他戴好无创通气吸氧设备。
在医生办公室里,张挪富和其他队员们通过新安装调试好的视频监控摄像头,都在紧张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zeycq/1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