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宝妈说自己宝宝最近大半年来,睡觉的时候总是喜欢打呼噜,声音还比较大,甚至睡着后还会流口水。
而且说话的时候鼻音很重,但是又不流鼻涕,还发现白天也喜欢张着嘴巴,提醒过后,还是会不自觉地张开。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腺样体肿大。其实很多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腺样体的问题,而且患病率也是越来越高,研究发现,34%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该病。
腺样体肥大最容易导致鼻塞,张口呼吸,孩子打鼾、睡眠影响等问题,严重会导致鼻-鼻窦炎反复,中耳炎、听力受损,有些家长还知道其可能导致孩子变丑。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腺样体肿大的事儿……
什么是腺样体肿大?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它长得就像半个剥了皮的桔子,是一块淋巴组织,长在宝宝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
腺样体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从鼻子吸入的病原,主要就靠位于鼻咽的腺样体搞定,这是腺样体的第一个功能,防御功能。
第二个功能是腺样体还能遮盖后鼻孔,通过黏附、过滤等功能,将进入气道的空气变干净,达到对气道的保护作用。
对于宝宝来说,腺样体是一个免疫器官,能在一段时间内,给宝宝的免疫功能“加持”,抵挡病毒、细菌的入侵。
但是因为一些宝宝免疫力太差,不能彻底阻挡感冒病毒,导致病毒大量在腺样体寄生复制形成炎症。
最后炎症又在不断刺激下,腺样体就异常增生,变得肥大了。
腺样体肿大的危害
腺样体肥大高发于2~6岁的宝宝,腺样体一旦肥大对宝宝危害是很大的。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鼻塞、打鼾、张口呼吸,这都是鼻腔的通道被阻塞后的结果,管腔变窄,气流通过时就会出现异常声响,就是打鼾声,鼻腔这个通路不通畅了,但是肺内空气不能缺,就只能走嘴巴,出现张口呼吸。
长期鼻塞会出现嗅觉障碍;还可能会因为通气差、分泌物、病原潴留导致鼻-鼻窦炎,孩子会抱怨面部疼痛或涨感。
长期的张口呼吸,容易让宝宝形成“腺样体面容”还会并发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果长期不治疗,严重的可能会影响智力和身高发育。
还有些孩子,因为炎症会导致鼻涕分泌增多,所以腺样体肿大可能还会造成鼻子发堵。
导致宝宝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引起阵阵咳嗽,最后演变成气管炎。
除此之外,腺样体肿大可能会引起打鼾。而打鼾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
从而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这样不但影响孩子的身高,还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长期下去甚至会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
要不要手术?
腺样体要不要手术一直比较有争议的事情,腺样体作为守护呼吸系统的门户。
一旦有异物或者病毒进入身体,腺样体就会开始红肿,提示身体有坏人进来了。
这时身体的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就会收到腺样体给的信号开始集结,准备防疫。
可如果把腺样体割了的话,就相当于把防守坏人的铁门给拆了。
一旦把铁门拆了,之后细菌和病毒进来就畅通无阻了。
那腺样体切除的标准有哪些呢?
这个目前没有统一的指南,目前推荐标准如下:
1.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表现,同时扁桃体增大的,进行腺样体-扁桃体联合切除。
2.患儿的腺样体肥大,伴随的中度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年,并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3.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不佳。
4.反复急性中耳炎、分泌型中耳炎,甚至听力受影响。
5.腺样体肥大症状明显,导致上下颌发育受影响,并且已经出现特殊面容的孩子,排除了口腔原因,建议进行手术,但是效果不能确定。
当然,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医院就诊,具体操作遵循医嘱。
轻微症状如何护理
轻微症状
如果只是轻微的腺样体肿大并且发作不频繁。
我们就可以从日常的饮食来调理,把脾胃调理好,提高抵抗力才是最根本的做法。
在这期间日常一定不能让孩子积食,可以平时煮点小米粥,粥里加点山药,给宝宝吃,帮宝宝补脾胃。
提示一下:
家里如果有抽烟的家长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抽烟。
因为烟味的刺激性很大,
孩子闻了烟味会让腺样体的炎症更加严重哦。
(图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