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老人中耳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家有儿女必备看图识疹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18-6-22

下面是常见皮疹的专业科普时间:

儿童皮肤娇嫩,容易受外物刺激诱发免疫反应出现皮疹。

宝宝身上的皮疹,大致可以分为充血性皮疹和出血性皮疹。

有些充血性皮疹通过家庭护理即可痊愈,

当然,这个“有些”就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和识别了!

需要爸妈有充分的育儿知识做铺垫。

而出血性皮疹!!!医院!!立刻!马上!!

辨别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压之有无褪色!

按压不褪色的皮疹一般是出血性的!!

下面我就根据其颜色、形态、分布、以及出疹前后机体的不同表现,按照高发年龄顺序教大家看图辨识以下几种常见皮疹:

一、新生儿痤疮

看图识疹:

由于宝宝在出生前从母体获得了过多的雄性激素,

使婴儿出现像青少年那样的痤疮。

多发生于出生后至三月龄内。

多出现在额头、脸颊,呈红色、黄色米粒样疹,高出皮面。

处理方法:

1、清水勤洗脸,不要挤压,防治感染!

2、不必用药,母乳麻麻清淡饮食!

皮疹会随激素水平下降而消退!

二、湿疹

看图识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多于婴幼儿时期(1月龄左右)发病,并迁延至儿童和成人期。

好发于面颊部,可蔓延至全身,瘙痒感,反复发作,

经历红色斑丘疹、黄色渗液结痂和脱屑期。

主要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

处理意见:

1、其实对于湿疹的处理完全可以写一篇长文了,

这是一种形于外而成于内的皮疹,

根源还是寻找和回避过敏原,

2、其他滋润保湿(保湿霜、氧化锌、优泽倍护膏等)、激素(尤卓尔、艾洛松等)、抗生素类(百多邦等)的外用药只不过是对症而已!并不能根治!!如继续接触到过敏源,仍会反复。

三、热痱

看图识疹:

热痱,为边界清晰的小粒状红色皮疹,刺痒感,

好发于多汗部位,如颈胸部、额头、腋窝、肘窝等处,

在炎热夏季,室温过高、出汗多、排汗不畅时易发。

处理意见:

1、建议保持室温适宜,出汗多时及时洗澡,

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爽干燥,

2、刺痒严重时可用些痱子粉、炉甘石洗剂外用对症。

3、炎炎夏日,有时小婴儿身上湿疹和痱子一起出现,

看上图识别两者区别!

三、鹅口疮

看图识疹: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

出现以下情况时易发:

1.母亲霉菌性阴道炎,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易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表现为口腔黏膜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

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或喂奶时哭闹、拒食。

处理意见:

1、预防为主: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注意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激素雾化吸入等。

2、治疗上主要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四、幼儿急疹

看图识疹:

这是一张非常典型的幼儿急疹的图。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周岁以内的婴儿,

以冬春季发病为多。

其特点是:突发高热(39~40℃),有时可引起孩子热性惊厥。

但孩子一般情况和精神状况良好,

高热3~5天后自行退热,

退热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多出现在躯干、头颈部。无痒感。一天出齐,2-3日自行消退。

以热退疹出为其最突出最特征表现,

但因为它来势汹汹,高热不退,且多数是出现在宝宝半岁后的第一次发热,让新手爸妈惊慌失措,医院。

这也是宝宝给爸妈们上的人生第一堂医学课。

处理意见:

1、高热期间积极降温,防治孩子出现惊厥,密切观察精神情况和一般状况。

2、幼儿急疹是一个马后炮一样的诊断,只有热退疹出,医生才能确诊幼儿急疹!

所以高热期间需要父母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医生做好和其他发热性疾病的鉴别!

3、热退后出疹,家庭护理即可,皮疹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五、荨麻疹

看图识疹:

荨麻疹表现为发红或苍白的风团样皮疹,

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分布区域广,

同时伴有灼热感、瘙痒。

说它是风团样,还表现为像风一样,

不知所起,来的快去的也快!

多数患儿除皮肤奇痒外,没其他不适感。

但如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

支气管及喉头受累,则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有些患儿还可合并手足、眼睑、甚至整个面部水肿;

重时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处理意见:

1、一般由于接触过敏源引起,最根本的治疗还是发现并回避过敏源。

2、可以予抗组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推荐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息斯敏等口服对症治疗。

3、同时密切观察,

一旦发现累及消化道、呼吸道等的症状出现,医院抢救!

六、风疹:

看图识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

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

可分为先天性风疹(胎儿期由于母体感染风疹病毒获得)和后天获得性风疹,以后者多见。

风疹的临床症状很像麻疹,但比麻疹轻,

表现有咳嗽、流涕、喷嚏、咽疼、食欲不振,

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常肿大,

皮疹一般出现在发热1天后,

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

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

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

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

亦有称“三日麻疹”。

孕期一定要注意防治感染风疹病毒!!

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

轻者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累及全身各系统,出现多种畸形。

处理意见:

1、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

2、轻症对症治疗为主,防治并发症。

3、一经确诊,隔离至出疹后五天!

4、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发热期间,多饮水。

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食物。

5、先天性风疹危害极大,一定要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免疫。

七、水痘:

看图识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皮疹为主要表现,

通常发热后1-2天内出现皮疹,

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头面部,

最初为红色斑丘疹、逐渐突出皮面(丘疹),

然后变成疱疹,随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

不同形态的皮疹分批出现,在同一时期也会出现这种皮疹的四种不同形态,我们称为“四世同堂”。

处理意见:

1、预防为主:推荐接种水痘疫苗预防免疫;

2、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可自愈。一般不留疤痕。

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个别患者可继发肺炎、脑炎。部分患者以后免疫力低下时可继发带状疱疹;

3、由于水痘可以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

患水痘的宝宝需要隔离至水痘结痂后5天。

4、患水痘期间需要多休息,注意不要抓破水痘,以防感染。可予炉甘石洗剂止痒、皮肤破溃后可涂抹抗生素软膏。

八、麻疹:

看图识疹:

麻疹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前驱症状:流鼻涕,发热,咳嗽,眼睛肿痛,畏光。

宝宝出疹多在发热后3-4天,此时为发热高峰期(体温高达40°以上)。

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出疹顺序也有特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

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

皮疹持续大概5天时间,而且可能会痒。

麻疹以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处的korplik斑为特征,

易被识别。

处理意见:

1、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重型麻疹致死率高,所以以预防为主,接种麻疹疫苗预防免疫;

2、感染麻疹后需隔离,卧床休息,

3、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

4、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可用盐水漱口,每天重复几次。

5、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病人进入恢复期。

5、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合并症立即看医生。

九、手足口病:

看图识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EV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在幼儿园引起小爆发。

表现口痛、厌食、发热,

皮疹在发热的1-2天内出现,

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

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

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

口腔粘膜、唇内也可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呈卵圆形,内含浆液,周围绕以红晕,

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

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处理意见:

1、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为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避免与患儿接触,及时对患儿采取隔离措施。

2、可自愿选择接种手足口疫苗(如EV71型手足口灭活疫苗)以防治重症手足口病。

3、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十、猩红热

看图识疹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

皮疹在发热的第1-2天出现,

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鲜红色充血性红疹,

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可融合成片,疹间无正常皮肤,疹退后明显脱屑。

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等处,出现皮疹密集区“帕氏线”。

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显得苍白,可出现“口周苍白圈”。

舌头呈现“杨莓舌”。

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

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有压痛,一般为非化脓性。

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遍布全身时,体温逐渐下降,中毒症状消失,皮疹隐退。

少数患者患病后可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

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处理意见:

1、患者隔离6日以上,直至咽试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并发症时,可解除隔离。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吃稀软、清淡食物,多喝水。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

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对并发的中耳炎、鼻窦炎、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

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继发感染,年长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

3、予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严重时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

总结:

以上只是几种相对常见的小儿皮疹,在小儿皮疹的浩瀚大海里,只是沧海一粟!

而分类中的另外一部分,是出血性皮疹,包括紫癜、白血病等,

只要皮疹按之无褪色,发现即需要即刻就医!

大多数皮疹伴随发热,一般经对症治疗即可恢复,不会迁延不愈或留下任何后遗症。

但少数儿童,可因病毒或细菌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或并发耳部、肺部感染。

所以,家长在观察小儿体温、皮疹的变化时,

应特别注意是否出现了异常嗜睡、拒绝饮水、耳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及严重头痛等严重征象。若出现任何一项征象,应立即求助医生。

最后,呼应首段主题:这是医疗最好的时代,也是医患最坏的时代。医生,是一个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始终坚守梦想的群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善待每一位坚守使命的医者!特别是儿科医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标准
白癜风遗传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2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