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门诊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感冒了,耳朵痛。还会无缘无故摇头、抠耳朵,甚至耳朵里会有异味。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可就要多留个心眼,经进一步检查,这种情况下的大多数孩子都被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为什么小儿感冒后容易得中耳炎?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口径相对较大,鼻腔、咽喉炎症均可引起咽鼓管黏膜炎症肿胀,导致咽鼓管阻塞或开放不良,鼓室通气与排泄受阻,中耳形成负压,中耳黏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新生儿哺乳不当容易逆乳,特别是取平仰卧位用奶瓶人工哺养者,逆乳时乳汁留积于鼻咽腔,往往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也有称之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不同名称。因其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好发,发病率很高,尤以10岁以下小儿多见,为儿童耳鼻喉最常见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由此引起的主诉多为耳闷胀和闭塞感、耳鸣,摇头可听见水声,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极少数人可以伴有轻微的耳痛。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活动度降低,鼓膜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有时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听力学检查典型的听力图呈存在气导和骨导差的传导性耳聋。
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时,婴幼儿往往不会表现出任何行为异常,学龄前儿童最经常的表现是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但家长往往误认为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不予重视;学龄儿童则以上课时听不清讲课内容,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等为主要表现。在其听力受到影响明显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
因此,一旦被怀疑或诊断为中耳炎,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耳镜和鼓室压图检查。久治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及时治疗,会引起永久性传导性耳聋或感音神经性耳聋。
医院耳鼻喉科,引进了先进的诊疗设备,主要有:综合治疗台,丹麦国际听力设备,电测听,声阻抗,进口内窥镜检查系统,可以内病外看,一目了然,尽早发现病情,把疾病阻止在萌芽状态。微波治疗仪可以做到创面小,损伤小,无痛苦,无出血,恢复快,随治随走等优点。(耳鼻喉科/王凯洋)
科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