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子从小患中耳炎,十多年都是自己买药吃,医院正规治疗,最后耳朵流出脓水,得上了脑膜炎。最近就医发现,她的听骨和听神经已遭到严重破坏,听骨完全烂掉,双耳已经失聪。
23岁的李霞(化名)是新洲人,10岁那年得了中耳炎,由医院系统治疗,吃了一段时间消炎药,症状得到缓解,也就没太重视。
随后的十几年间,她的中耳炎经常发作,听力也一点点受损,但她觉得症状不重,医院,还是和过去一样吃点消炎药,即使两个耳朵里流出黄色的脓液,她也是用棉签和纸巾将脓液擦干后,就没怎么管了。
大学毕业后,李霞在沌口一家外企工作。一个多月前,她不小心得了重感冒,在家里扛了一个多礼拜好了。可这之后,她每次起床总感觉两只耳朵有个东西堵着,听力不清晰,又有脓液从耳朵里流出,她知道中耳炎又复发了。但这次,李霞不管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转。
前日,李霞感到耳鸣恶心、头痛头晕,几乎听不到声音了,医院。
医生检查发现,李霞是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脑膜炎,由于就医太晚,炎症十分严重,而且双耳的听骨和听神经受到了严重破坏,听骨已经完全烂掉,不幸失聪。只能在脑膜炎得到控制后,进行双耳乳突根治,再植入人工耳蜗帮助恢复听力。
感冒后听力下降,要谨防中耳炎!
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是一种常见病。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通常中耳炎又分为急性与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及时就医的话,可以痊愈并不再复发。
耳鼻喉科医生介绍,如果感冒后感觉听力明显下降,要谨防中耳炎。中耳炎会破坏内耳,产生眩晕,甚至全聋,同时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有些是致命性的。儿童要尤其当心。
信“度娘”还是信医生?
记者曾特别采访了10位来自不同科室的专家,请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个医生都强调对医生信任的重要性,切忌用从“度娘”那里学到的知识质疑和干预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这也是让医生“最头疼的患者”。
在求医问诊的过程中,他们有哪些有利于疾病康复和医患沟通的经验?又有哪些不利于疾病康复和医患沟通的教训呢?
1
妇科专家:最忌“知而不言,言辞闪烁”
经验即使患有难以启齿的妇科疾病,也一定要对医生坦诚相告,不要隐瞒。禁区1.患有妇科疾病,最忌因为涉及隐私而对医生“知而不言,言辞闪烁”。这种隐瞒很容易影响医生的判断,耽误诊断和治疗。2.对于阴道炎等妇科常见病,切忌在外阴有症状时盲目自行用药,很多时候因为自行用药,使病情发生了变化,反而影响了医生的诊断。3.不要因为从网上了解了一点医学知识,就质疑医生的诊断。尤其是妇科疾病,医生经常能遇到一些“纠结”患者。以宫颈糜烂为例,由于网上相关知识较多,说法不一,有时医生给出治疗建议,有的患者会质疑是否不必要治疗;有时医生建议观察一下,有的患者又会质疑是否会延误治疗。
2
急诊专家:发热切忌自行服用退烧药
经验
1.万一自己或家人遭遇外伤,如果出现流血,会在就医前在家中先包扎处理,压迫止血。
2.如感觉胸痛,马上就医,以免出现心肌梗死之类的危急情况。
禁区
1.如感觉胸痛,马上就医,以免出现心肌梗死之类的危急情况。2.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外伤,千万不要拖延,以免耽误治疗时间。3.出现腹痛、胸痛,千万不要拖延,或者自己吃止痛药了事。有些腹痛可能是阑尾炎,忍痛不就诊或自行吃止痛药,会拖延抢救治疗时间。4.发热的原因通常很复杂,切忌自己买退烧药吃,以免掩盖真实病情。
3
内分泌专家:别拿其他意见来“对质”
经验
1.当发现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我会首先观察这种异常信息的规律、特点,家族成员是否也存在。
2.然后找这方面的专家咨询,倾听他们的意见。
3.及早处理,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尤其是当有需要配合改变生活方式的时候,会欣然接受,并做好记录;复诊的时候向医生提供详细的记录,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禁区
1.不能因为还没有造成身体不适而掉以轻心,也不要因为“忙”而拖着,更不要因为害怕知道答案而回避。2.不要胡思乱想,尤其是在还未知道最终答案时。3.不要相信灵丹妙药。4.质疑或不愿意接受医生现有的诊断,隐瞒过去的治疗,或者拿其他医生的诊治意见来跟就诊医生“对质”和比对。5.以为只要吃药打针就能好,自身不做任何努力。
4
精神医学科专家:切忌擅自停药
经验
1.因为自己是医生,小病和自己有把握的病,通常会自己处理。但如果是大病和自己不熟悉的病,一定会找相关专科的专家诊断治疗。2.找定了专家,就信任他,尊重他,积极配合诊治。3.有病一定要早诊治,不能因工作忙等原因而延误治疗。4.充分信任医生,即使病情控制不好的时候。禁区
1.最忌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学知识有部分了解,但又没有学透,而且还敏感多疑,性格偏执。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常常不如那些对医学知识一无所知的人。因为这类患者,一方面依从性不好,经常不遵守医嘱;另一方面,医生面对这类患者,不敢放开手脚治疗,治疗方案会太过谨慎或保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切忌擅自停药或改动医生的治疗方案。3.切忌不信任医生,总怀疑医生的药物和检查是骗他的钱。
5
儿科专家:由熟悉孩子病情的家属陪诊
经验
1.万一孩子生病,一定要由熟悉孩子病情、与孩子日常接触多的家人或监护人带去看病,这样才能更好地描述孩子的病情和日常情况。
2.如果孩子在就医前有用药情况,看病时带上曾用药的药盒,避免说错药名。3.将孩子的以往病史、检查结果归成文档,就医时一齐带上。禁区
1.最忌陈述病情不清楚,孩子曾经出现的高热、精神不振等情况没有告诉医生。
2.最忌家长因为曾经生育或抚养了一个以上的孩子,就从自己的育儿经验出发,质疑医生的诊断。
6
感染科专家:切忌听信“网友诊断”
经验
对于普通患者,要想更快地就诊,医院的导诊台咨询一下先挂什么科,以免在经过长时间的候诊之后才发现挂错了科,从而耽误了时间,甚至延误治疗时机。禁区
1.切忌听信“网友诊断”。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那些对着网络诊断来找我看病的,十之八九是不对的。2.切忌跟随同伴、病友服药。3.切忌凭经验服药或处理。即使是相同的疾病,上一次生病时服用过的药,未必适合下一次发病。4.切忌乱找医生开药。比如,即使同为感染科,我是看成人科的,就不敢给儿童开药。
7
呼吸科专家:把说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经验
1.患者去诊室就诊,最好面带微笑,有礼貌地跟医生打招呼,给医生一个“我信任你”的暗示,陈述病情时要放松。2.在问诊前,整理好思路,把想跟医生说的想清楚,如果担心陈述不清,可以先把提纲写在笔记本上。3.一定要遵医嘱复诊。医生要求复诊,一定是病情需要。禁区
1.切忌不信任医生,尤其是不要一进门就对医生表现出戒备神情,一坐下来就拿出录音笔的做法更不可取。2.不要以为医生不理解病人的痛苦。医生对你微笑,并不是不理解你的痛苦,而是为了让你更放松。3.不要要求医生一次就看好你的病,毕竟医疗行为有其特殊性,任何医生不能保证对所有疾病都药到病除。
8
肿瘤内科专家:愿意将健康交付医生
经验
1.定期做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信任自己的医生,愿意将自己的身体健康交付给医生。3.做一个“听话”的患者。禁区
不相信医生,对医生心存怀疑,任何治疗都要自己研究,自己学会了,才肯让医生给治疗。
9
肿瘤外科专家:切忌干预医生诊断
经验
1.在治疗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2.严格按照诊疗规范治疗。禁区
不要因为自己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而强行干涉,甚至指挥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特别是跨越自己专业的疾病,一定要遵医嘱。因为现代医学的专业、亚专业的细分,会导致即使同样是医生,当遇到跨专业的疾病时,也会有知识的盲点。
10
泌尿外科专家:可多听几个专家意见
经验
1.明确诊断后,先听专科医生的建议,如果遇到重大选择,可以多听几个专科医生的建议,比如,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按标准要切除整个膀胱,很多患者很难接受,非得要求保留膀胱,如果下不了决心,就找三个专家看看,按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在保命和保留膀胱中做出选择。
2.一定要注意遵医嘱定期复诊。肿瘤病人的综合治疗和治疗后的定期复诊很重要,可以早期发现复发和并发症。
禁区
1.万一自己和家人患有重大疾病,不必发动所有的关系,去向不同科室的医生咨询。过多的信息,有时反而会导致病急乱投医,找专科医生咨询就可以了。2.切忌将在网上看到的知识当成是诊断治疗的依据,如果自己对某一种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可以和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和商量。3.不要自己感觉好了,就自作主张地认为肿瘤治愈了,一定要遵医嘱复查。
长报君身边就有很多熟悉的人,身体如有不舒服,会第一时间问度娘,医院。有些人还自称“久病成医”,主动给其他人吃药建议,殊不知,这样“看病”风险可不小,千万别大意了!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喔^_^
出品:长江日报全媒体
来源:长江日报记者黄莹、广州日报
编发:张维纳
↓↓↓点击阅读原文投票“医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lrzey/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