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娃夜醒,全家难眠;宝宝频繁夜醒,想要睡个整觉成了奢望;宝宝醒了就大哭大闹,必须要用尽各种方法哄睡,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碎觉”……相信不少妈妈都有过同样的体会。宝宝夜醒如果过于频繁,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折磨。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宝宝频繁夜醒?爸爸妈妈又该如何帮助宝宝更好地安睡?各位新手爸妈们赶快一起来了解吧!
怎样的表现才算是频繁夜醒?
其实在婴儿时期,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天使宝宝”毕竟是少数。因为睡整觉其实跟抬头、会坐、走路一样,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里程碑,而每个宝宝发展到睡整觉的时间差别较大。所以对于宝宝晚上夜醒这件事,爸爸妈妈们要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那么怎样是“正常夜醒”,怎样才算是“频繁夜醒”呢?
正常夜醒
关于宝宝夜醒:
0-3月龄:宝宝夜里会因为饥饿而频繁醒来吃奶,对于这个月龄区间,夜醒3次左右是正常的;
3-6月龄: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继续吃夜奶,不过夜醒次数可能减至2-3次;
6-12月龄:宝宝们的睡眠差异较大,有些可能已经能睡整觉了,而有些可能仍然需要几次夜奶。只要宝宝和妈妈都愿意,6-12月龄期间保持1-2次夜奶也未尝不可。
频繁夜醒
与以上状态不同的是,有些宝宝夜里每1-2小时,甚至每小时都会醒来。一般来说,6月龄以上宝宝,如果下面的表现持续长达3个月左右,就会认为存在频繁夜醒的情况:
·每个晚上醒来3次以上
·每次接觉或哄睡需要耗时30分钟以上
·宝宝的睡眠状态严重影响妈妈的生活,休息和情绪
哪些原因会导致宝宝频繁夜醒?
生理原因
婴儿早期频繁夜醒大部分还是生理因素造成的:一是比起成人,刚出生的婴儿每次进食吃得很少,一顿吃完2小时就会饿;二是婴儿的睡眠周期也比成人短。但是,随着婴儿长大,尤其是夜醒还远远没到孩子的饥饿周期,主要原因就不再是饿了。
夜惊、噩梦
夜惊:是一种非正常的、意识不清的觉醒,会伴随比较严重的哭闹。对于这种现象,一般解释是婴幼儿睡眠模式还不成熟,在睡眠阶段转换期间,没顺利过渡就陷于既非清醒也非睡眠的意识模糊区域。
噩梦:噩梦也可能让孩子惊醒,醒来后往往要家长安抚才能继续入睡。噩梦醒来常见于2岁之后的幼儿期。
睡眠习惯
抱睡或者奶睡可能会造成孩子依赖。如果宝宝睡前基本都是在妈妈的怀抱里,嘴里含着乳头,TA就很容易认为只有抱着或者吃奶才能睡。这种情况下,醒来哭闹也是难免的。
另外,还有很多孩子每次夜醒都有固定的时间,几乎是「对表醒」,被称为「习惯性夜醒」。「习惯性夜醒」一般是由于在这个时间点孩子因为偶然的原因醒过,但受到喂奶、抱哄等干预,并且延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变成习惯固化下来了。孩子一醒,家长就立马喂奶,这样无原则一味靠喂奶哄睡,是长期习惯性夜醒的主因之一。
疾病因素
鼻塞:宝宝鼻子有鼻痂阻塞,或者其他情况如鼻窦炎、感冒等情况引起的鼻塞可能是造成宝宝夜醒的原因之一。
消化不良:宝宝的消化功能还不够完善,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较弱,如果白天吃得太多,夜间可能因肚子胀气而频繁夜醒。或者是刚开始添加辅食,或新增一种辅食时,有的宝宝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
中耳炎:还在哺乳的宝宝特别容易因呛奶,奶液经宝宝的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就容易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会让宝宝耳痛、发烧。若宝宝烦躁不安、抓耳挠腮、夜醒哭闹不止也有可能是因为患了中耳炎。
湿疹:湿疹会让宝宝的皮肤出现泛红、脱皮、瘙痒等症,夜晚睡觉时,宝宝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对瘙痒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jxzey/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