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声音的“门户”,很多人为了保持“声音之门”的洁净,就频繁的掏耳朵。对此做法,医院耳鼻喉科专家表示,这些做法很不可取。因为从医学上来说,随便掏耳垢,这不仅可引起外耳道感染、耵聍栓塞等耳部疾病,还由于经常掏耳,容易伤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严重者可导致耳聋。
很多人游泳之前都习惯清理耵聍,殊不知,过于频繁地清理耵聍,无异于“引狼入室”。不少人认为耳朵里总产生一些耳屎(学名称耵聍),不舒服也不雅观,所以要经常掏耳朵。事实上,人体的外耳道分泌物与耳毛一起构成了一道保护屏障,如果经常掏耳朵,就会破坏这道屏障,使细菌侵入耳道壁皮肤和鼓膜,慢慢引起感染,引发外耳道炎。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
上面小编虽然说了这么多掏耳朵的坏处,但是不代表就不能掏耳朵了,而是需要人们合理的控制一下掏耳朵的频率,不能有事没事就随手乱掏。一般来说一周一次是一个比较科学健康的频率,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
在清洁时耳朵时,最好使用松软、干净的棉签,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等,其实并不好。尤其是不要用发卡、火柴棒、牙签等尖利、不卫生的器物,可以选择药房售卖的医用棉签轻轻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是油耳,耳屎不易自行干燥和排出的,可以自己用医用棉签,蘸少许的药用酒精,擦拭清洁外耳道即可。
医院小编提示您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出现耳痛,需要除去耵聍,检查耳道,确定是否患上了中耳炎;二是耵聍过多造成听力阻碍。出现这两种情况,都必须由医生检查、处理。如果日常觉得耳朵痒,可以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
医院耳鼻喉科在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声带息肉、耳鸣、中耳炎等疾病研究和治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服务好广大患者做好充足的准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jxzey/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