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耳炎症状 >> 急性中耳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来源:中耳炎症状 时间:2018-3-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而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时,病变可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主要临床特点为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用药不当,细菌毒素过强.身体抵抗力差等都可能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超过6~8周)为慢性的原因。

2.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易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

3.常见致病菌为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

单纯型

病理变化主要为鼓室黏膜充血、增厚,圆形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

骨疡型

病理过程表现为炎性渗出液和肉芽组织同时存在,肉芽组织可吸收、破坏骨质。

胆脂瘤

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块,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内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故称为胆脂瘤,非真性肿瘤。

(一)健康史

评估病人既往是否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有无鼻咽部慢性疾患,机体抵抗力是否低下等情况。

(二)身体状况

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型,即单纯型、骨疡型或胆脂瘤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可合并存在。

具体根据病变部位、鼓膜穿孔情况、耳漏性质、听力受损情况、CT影像情况五方面区分。

1.单纯型最多见。

病变主要局限于中耳鼓室粘连,一般无肉芽形成。表现为间歇性耳流脓,量多少不等。脓液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一般不臭,鼓膜多呈中央性穿孔。听力减退一般为轻度传导性聋。

2.骨疡型病变超出黏膜组织,多有不同程度的听小骨坏死,伴鼓窦或鼓室区域骨质破坏。鼓室内有肉芽形成。表现为持续性耳流脓,脓液黏稠,常有臭味,鼓膜呈边缘性穿孑L。病人多有较重的传导性聋。此型中耳炎可发生各种并发症。

3.胆脂瘤型表现为长期耳流脓,量多少不等,有恶臭。鼓膜松弛部穿孔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听力检查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聋,病变波及耳蜗,可引起混合性耳聋或感音神经性聋。胆脂瘤非真性肿瘤,对骨质有一定破坏,炎症可由骨质破坏处向周围扩散,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

4.耳源性并发症中耳炎症引起的并发症分为颅内和颅外并发症,其中最危险的是颅内并发症。

常见颅内并发症有: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病人可出现头痛,发热,表情淡漠,颅内压增高等表现。

常见颅外并发症有:耳后骨膜下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等。

为什么中耳炎会引起颅内并发症呢?

耳的应用解剖:鼓室分成内、外、前、后、上、下六个壁。

鼓室的上壁与颅中窝的大脑颞叶分隔,称为鼓室盖。如果鼓室盖破坏即会引起颅内并发症。

面神经垂直段通过后壁之内侧,故鼓室的炎症或手术的误伤会引起面瘫。

(三)辅助检查

1.耳镜检查

耳镜可见鼓膜穿孔大小不等,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壁黏膜充血、肿胀、增厚,或有肉芽,鼓室内或肉芽周围及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

2.听力检查纯音

听力测试显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程度轻重不一。少数可为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3.乳突x线片和颞骨CT扫描有助于诊断。

(四)心理一社会状况

部分病人因知识缺乏,不知其严重后果而不予重视。部分病人因耳流脓、听力下降且伴有臭味,而产生自卑心理。另因担心手术并发症,如面瘫等,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多关心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满足其对疾病的认知。

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恢复听力。

1.药物治疗

单纯、骨疡型--局部用药为主;炎症急性发作-抗生素

单纯型中耳炎和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通常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耳,棉签拭干后再滴人抗生素滴耳剂,常用药物有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液等。l%呋麻滴鼻剂滴鼻,以保持咽鼓管引流通畅。炎症急性发作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2.手术治疗

(1)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尽早实施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2)骨疡型中耳炎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须行乳突根治术。根据病变范围,可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尽可能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保留或改善听力。

(3)炎症控制,耳内完全干燥后,鼓膜穿孔不愈合且cT证实中耳乳突腔无顽固病变者,应及时行鼓室成形术。

3.病因治疗

及时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积极治疗鼻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

术前:

1.舒适受损:耳鸣、耳流脓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关。

2.感知紊乱:听力下降与鼓膜穿孔有关。

3.焦虑: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及对手术不了解有关。

4.潜在并发症:颅内、外感染,面瘫等。

5.知识缺乏:缺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和自我护理知识。

术后:

1、舒适受损:疼痛与耳部手术有关。

2、有出血的危险与手术止血不彻底、包扎不牢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易被污染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手术刺激耳迷路、平衡失调有关。

5、潜在并发症:面瘫、眩晕、脑脊液耳漏与手术误伤有关。

6、焦虑、知识缺乏与缺乏术后知识、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目标为,病人能够:

①耳流脓停止;

②听力改善或恢复;

③焦虑减轻或消失;

④未出现并发症;

⑤病人掌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与自我护理知识。

术前护理

1.遵医嘱正确使用滴耳剂、滴鼻剂。

2.需手术治疗者

(1)手术前护理

1)心理支持:心理护理及沟通方法(单侧及双侧听力下降)

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术中配合,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焦虑感。

与单侧听力下降病人沟通时尽量近键侧,与双侧耳聋病人沟通时适当提高音量,以病人能够听清为宜。

2).耳部准备

(1)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有脓的病人,入院后根据医嘱予3%双氧水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并滴入抗生素滴耳液(tid),每日3~4次,初步清洁耳道。

(2)术前剃除患侧耳郭周围头发,一般为距发际5~6cm(耳周三横指)

如果病人行侧颅底或前颅底手术,则备皮范围更大

如果病人行耳前瘘管切除术,则备皮范围可适当减小。

清洁耳郭及周围皮肤,将女病人头发梳理整齐,术侧头发结成贴发三股辫,如为短发,可用凡士林将其粘于旁边,或用皮筋扎起,以免污染术野。

需植皮取脂肪者,应根据医嘱备皮,备皮部位多为腹部或大腿。

3).一般准备

(1)术前检查各项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检验结果是否正常,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试验、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了解病人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全身疾病,有无手术禁忌证,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以保证手术

安全。

(2)各项必要的辅助检查要齐全,包括听功能、前庭功能、颞骨CT或MRI、面神经功能检查等。

(3)根据病人的病隋需要完成药物皮肤敏感试验。

(4)预计术中可能输血者,应做好定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5)术前一日沐浴、剪指(趾)甲,做好个人卫生工作。

(6)术前晚可根据医嘱服镇静剂,以便安静休息。

(7)术晨更衣,局部麻醉者不穿高领内衣,全身麻醉者病服贴身穿。取下所有贵重物品和首饰交与家属保管。活动性义齿要取下。不涂口红和指(趾)甲油。不戴角膜接触镜。

(8)按医嘱予术前用药,并做好宣教工作。

(9)局麻病人术晨可进少量干食。全麻者术前至少禁食6小时。

(10)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女病人月经来潮,暂缓手术。

(11)术前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手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注意观察有无面瘫、恶心、呕吐、眩晕、平衡失调等并发症;观察术区敷料渗血情况。

密切观察病人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情况,

观察敷料渗血颜色、性质、量,如渗血面积持续扩大且新鲜渗血,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及时予换药,遵医嘱使用止血药。

观察有无耳部异常疼痛,伤口有无红肿。如果耳部红、肿、痛,提示有感染的危险,及时报告医生,

监测体温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术后让病人做抬眉、闭眼、鼓气等动作,观察有无异常,警惕有无面瘫发生。

如有面瘫的发生,遵医嘱予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因面瘫引起患侧眼睛闭合不全,予滴眼药水、涂抗生素眼膏等。

询问病人有无眩晕、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及有无感到物体旋转的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警惕耳源性并发症的发生,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限制头部活动(减少对前庭、半规管等部位的刺激)。出现眩晕,遵医嘱予止晕药物(肌肉注射苯海拉明注射液10mg);眩晕症状未缓解,要卧床休息,有专人陪护,预防跌倒、坠床,做好安全教育。

如植入听小骨的病人,需头部制动48~72小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勿擤鼻、打喷嚏,必要时张口呼吸,防止听小骨移位,影响术后听力改善效果。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止血剂。

3)卧位与休息:

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起卧宜缓慢,防止意外跌倒。

4)饮食护理:

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辛辣、硬等刺激性饮食。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正确洗耳、滴耳:

用3%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洗耳道及鼓室内脓液,并用棉签拭干后,方可滴药。局部忌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以免引起耳中毒。忌用粉剂,以免堵塞鼓膜穿孔处,影响引流,导致并发症。避免滴用有色药物,以免妨碍局部观察。注意滴人药液的温度,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正确滴耳方法是:病人侧卧位或坐位,头侧向健侧,患耳向上;成人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小儿向后下方,将外耳道拉直,将滴耳液顺耳后壁滴入2-3滴;用手指反复轻按耳屏几下,使药液流入耳道四壁及中耳腔内;保持体位3-4分钟;外耳道口塞入棉球,以免药液流出。

注意事项:滴药前,必须将外耳道脓液洗净;药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以免刺激迷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如滴耵聍软化液,应先告知病人滴入药量要多,滴后可有耳塞、闷胀感,以免病人不安。

(2)鼓室成形术后3个月内,耳内会有少量渗出,属正常现象。

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感染。短期内不宜游泳,洗头时可用干棉球堵塞外耳道口。

勿用力咳嗽、喷嚏、擤鼻、排便,以免影响鼓膜愈合;半年内禁游泳,3个月内禁乘飞机;1月内禁用患侧咀嚼坚硬食物。定期复诊,避免用耳机,戒烟酒。

(3)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

(4)宣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特别是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有引起颅内、外并发症的危险。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要点

1.病因急性炎症迁延未愈

2.护理评估:

⑴单纯型:间歇性流脓,脓液为粘液性,无臭味。为轻度传音性聋。鼓室紧张部有中央型穿孔。

⑵骨疡型:耳漏为持续性,脓液粘稠,常有臭味,有时耳漏为脓血型;多为边缘穿孔或紧张部穿孔,鼓室内有肉芽组织;较重的传音性聋。此型可发生颅内、外并发症。

⑶胆脂瘤型:持续性耳流脓,脓量多少不等,有特殊恶臭味。听力为较重的传音性耳聋,可引起混合性聋。

3.治疗要点:单纯型(保守治疗)骨疡型、胆脂瘤型(手术治疗)

4.护理措施:

⑴血管收缩剂滴鼻、滴耳、手术治疗

⑵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前指导

⑶术后护理:体位、饮食、观察生命体征、面瘫、伤口、引流条;并发症的护理。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家坐诊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ningstudio.net/jxzey/2134.html